根据2025年高考录取动态及专业预警信息,结合多省教育考试院数据和高校征集志愿情况,以下5个专业因就业环境、工作性质或市场饱和问题,遭遇高分学生集体抛弃,连985高校也面临招生困难:
1.轮机工程专业
招生困境:武汉理工大学、大连海事大学等211高校在全国多省需征集志愿,录取分数线持续走低。
就业痛点:
毕业生需长期跟船作业,半年才能返乡一次;
工作环境高温、嘈杂,面临海上颠簸和风险;
虽就业率近100%,但行业流失率极高。
2.航海技术专业
招生困境:空缺名额超轮机工程专业,多所高校被迫降低分数录取。
展开剩余68%就业痛点:
需长期海上航行,工作枯燥且责任重大;
晋升需通过高强度考试;
视力要求严格(如无色盲、身高≥160cm),劝退大量考生。
3.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
招生困境:常年依赖征集志愿,连清华大学定向就业项目在部分省份也需补录。
就业痛点:
家长担忧核辐射风险(实际核电站安全性高);
岗位集中于核电站、医疗设备研发,就业面窄;
虽就业率96%以上,但心理门槛难突破。
4. 监狱学专业
招生困境:司法类院校冷门专业,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常年需征集志愿。
就业痛点:
对口岗位仅限监狱系统,需通过公务员考试;
与公安类、法学其他方向相比,职业吸引力不足。
5. 旅游管理专业
招生困境:普通本科就业率不足50%,民办高校更面临生源危机。
就业痛点:
疫情后行业复苏缓慢,企业招聘需求锐减;
缺乏专业技能壁垒,易被跨专业竞争者替代;
公务员考试中几乎无对口岗位。
学生觉醒的三大表现
专业优先原则:高分考生宁愿放弃985冷门专业(如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),选择211高校的电气工程等实用专业。
铁饭碗受追捧:警校、公费师范生、定向医学生分数线暴涨,江苏乡村教师计划录取位次超部分985高校2。
警惕“红牌专业”:教育部50余个预警专业中,岗位消失型(如档案学)、AI替代型(如基础会计)、饱和型(如儿科学)遭系统性回避。
💎 总结
2025年专业选择呈现 “就业导向”压倒“名校情结” 的转折点,学生更关注职业稳定性(如军校、警校)、技能不可替代性(如电气工程)、编制保障(如师范、医学生),而传统工科中环境艰苦或理论性强的专业,即使就业率高,也难抵长期职业体验的负面预期。建议考生结合行业趋势(如AI冲击)和个人抗风险能力综合决策。
发布于:浙江省鼎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